
…坐着轮椅却“上天入海”的男孩被澳门科技大学录取 享受研究生…
??坐着轮椅的大男孩“上天入海”
大四立下考研目标
他叫方坚泽,24岁,广东潮汕人。2020年8月,他拿到HSA潜水资格证的时候,扬子晚报紫牛头条曾经报道过他。模样清瘦,沟通能力很强,说话有逻辑又有条理,这是他留给记者的最初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别人交流时,他很少会再提及自己所患的罕见肌肉病,这种病是Emery-Dreifuss肌营养不良中的EDMD2型,肌肉的力量会随着时间一点点减弱下去。他从3岁开始就坐着轮椅生活了,上小学爬楼梯需要人背着,生活不能自理。他说,那段时间伴随着无尽的沮丧,就不再多提了。
属于他的身体和思想都能够“自由行走”的生活,是从2017年他考入了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开始的。开学伊始,他给校长写信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无障碍宿舍,经过反复沟通,学校同意了他的要求。随后,他坐着轮椅代步,逛遍了学校,帮助学校完善无障碍设施。从宿舍、图书馆到食堂……四年时间他在学校搞了200多个点,几乎完完整整地把学校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完成了,“别人没有做的事情,我第一个去做,这样以后来这所学校的像我一样行动不便的学生,就都能享受到无障碍设施所带来的便利了。”方坚泽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是第一个在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推动建设无障碍设施的学生,同时,大学四年,他还完成了好几件在寻常人看来不可能的有趣事。
2019年,他自己攒钱、联系俱乐部,去阳江体验了跳伞。2020年,他在深圳完成了潜水课程,拿到了HSA潜水资格证,期间为了提高身体机能,他做了大量的肌肉训练,每天蹬5公里单车。2021年毕业前夕,他又在学校里骑着老式的三轮单车,完成了1000公里的骑行挑战。“人生就是不断折腾与追梦。”这是大学时他常说的。
去年,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还在上大四的方坚泽说,自己接下来的梦想是读研。时隔一年,他实现了读研梦,成了澳门科技大学公益与社会
组织管理专业的准研究生。
成了澳门科技大学准研究生
参加北大夏令营,去清华交流
再次采访方坚泽时,他刚刚住进澳门科技大学的宿舍,怀揣着对新生活的期待,他在开学前好几天就到了澳门,“已经在学校逛了好几圈了,8月31日见到了同班同学,还一起合了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你说想学的是应用心理专业,为什么后来换成了公益与社会组织管理专业呢?”记者询问。
方坚泽说:“因为之前一直在帮助学校做无障碍设施的完善、参与公益活动,所以慢慢发现我所做的事和社会工作、社会组织管理专业更接近,我就搜集资料了解各个学校的相关专业情况,最终选择了澳门科技大学。前后所选的两个专业虽然听起来不一样,但其实我的初心是一样的,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去为我们这样一个群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方坚泽告诉记者,被澳科大录取经历了一波三折,“这个专业是申请制的,去年11月底提交材料,直到3月学校才通知我面试,面试之前漫长的等待挺考验心理的,很多时候会担心,是不是录不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下旬,方坚泽参加了面试,“面试一共两位老师,是视频面试,当天我很紧张,因为我是跨专业的,对自己的英语也不是很自信。面试前一天凌晨4点才睡着,特别怕被问到不会回答的问题。好在真的面试时,老师看起来很亲切,我回答得还不错。”
4月8日,前前后后忙活了一年的他收到了录取通知,“当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回想这一年,心情挺大起大落的,也包含了不少焦虑的情绪,但最终都克服了,我觉得很幸运。”
此外,方坚泽还在暑假报名参加了北大的夏令营,又前往清华大学无障碍研究院进行交流,“在北大的课程是和人口老龄化相关的,因为我发现无障碍设施的一大部分使用者其实是老年人,所以很多内容和我以前的知识结构是相通的。”
去清华大学图书馆时,他看到一位在读博士坐着轮椅去图书馆,因行动不方便,他需要妈妈推着进去。但学校规定,外人是不可以进图书馆的,所以他妈妈被拦在了门口。方坚泽说,后来他们与学校的保安进行协商,保安也答应会尽快找到解决办法,但是暂时不能放他们进去了,“当时我在想,要是每个地方的无障碍设施都做得很完善,那么他就能一个人去图书馆了,这让我觉得无障碍的软性建设也很重要。”
和苏州“轮椅博士”对话
对无障碍公益有了新的思考
方坚泽还告诉记者,去年他正在尝试用GoPro拍摄无障碍设施,扬子晚报的报道发出来之后,GoPro的运营团队关注到了他,并且邀请他去参加了GoPro的新品发布会,“在年会上我了解到更多相关资讯,特别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坚泽说,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接受了扬子晚报的报道后,他留意到了紫牛新闻曾经报道过的苏州准博士李麟青。李麟青一岁时被诊断为脑瘫,高中毕业后以高出一本线四十多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之后继续深造,直至攻读博士;他四肢无法协调,仅能靠轮椅来进行移动,32岁时已去过世界上20多个国家。为了尽自己努力为更多残障人士提供便利,2019年,李麟青在苏州成立了公司,开发无障碍地图。李麟青的故事激励了有相似梦想的方坚泽,通过扬子晚报,方坚泽联系上了李麟青。
方坚泽告诉记者,加到李麟青微信后,他们在无障碍设施的构想上面聊了很多各自的看法,李麟青把做无障碍地图的设想变成了现实,也让方坚泽看到自己之前一直致力于高校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有更大的操作空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春节期间,李麟青和妻子去广州跨年,方坚泽邀请他们一起吃了晚饭。“这顿晚饭我印象特别深刻,选地方我事先做了很多功课,挑选了好多家无障碍设施做得完善的餐厅,并且事先做了考察,看哪一家对于残障人士来说是行动最方便的,才最后确定了地点。和李老师吃饭的过程聊得特别开心,我到现在都觉得是一顿很完美的晚饭。”方坚泽说。
当年,李麟青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正在读苏州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的博士,2021年6月,李麟青在苏州大学顺利毕业。而2021年9月,怀揣相似梦想的方坚泽,带着对无障碍设施的期许进入了澳门科技大学攻读研究生。
记者还记得,李麟青在准备博士论文答辩时,由他研发的无障碍地图已进入公测阶段。他微笑着说:“我想让残障人士活得更好,这也是我最大的愿望。”
而如今,在澳门科技大学校园里的方坚泽对记者说:“其实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很普通,但我想把每个普通的想法累积起来,凭着想要把生活过好的愿望,一个个去实现,为了自己,也为了更多像我一样的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张冰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