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考研网

济南考研培训机构排名



咄咄怪事!天津大学研究生举报导师,自己却出言不逊

??11月18日,天津大学退学研究生吕翔,用123页材料举报自己曾经的导师张裕卿和其女儿张丝萌学术造假。此举瞬间把天津大学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天津大学迅速回复称,张裕卿学术造假查实,学校解除与他的聘用合同。此后几天,天津大学和张丝萌的母校河北工业大学也纷纷表态,将继续就此事开展调查。

没过几天,就在此事还未有下一步进展的时候,天津大学却又出了一件事,同样是发生在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有一位研究生指责导师没有师德。但看过研究生本人所发的聊天记录后,我不淡定了。说别人无德,自己的表现还真的很难不让人摇头。

咱们今天就把两件事连起来说说,看看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矛盾。前者我姑且给它起个名字,叫做123事件,后者就叫456吧。

一、123事件

吕翔用一篇《实名举报天津大学化

工学院张裕卿教授和其女张丝萌学术造假》,揭开了这场研究生举报导师事件的序幕。这一份长达123页的举报材料共分为七个章节。

第一章是简介,第二章是举报张裕卿和张丝萌造假,第三章是举报张裕卿学生的硕士论文造假,第四章是张裕卿如何指导自己在论文中造假,第五章是介绍张裕卿造假的现象,第六章是张裕卿如何一稿多投(互相抄袭),第七章是结论。

整篇文章从立论到论证,再到结论,就是一篇标准的硕士毕业论文。难怪有的网友说:就凭这举报材料,天津大学也应该给吕翔授予硕士学位。

举报材料咱们都见过,像这种逻辑严丝合缝、论证充分的实在是少见。可以用四个字形容这份举报材料:一剑封喉。我相信,这件事从一定程度上也触发了第二件事,也就是下面要讲的456事件。

二、456事件

这位举报导师的研究生二年级同学,反映了导师的六大问题:第一,假期安排给自己任务;第二,让自己辅导导师孩子的功课;第三,功课辅导了,报酬却给得不利索;第四,指导自己不到位,还变更

课题;第五,挪用助学金;第六,抢文章作者。

这张对话截图,基本可以反映出学生索要家教的费用,也就客观证实了学生给导师的孩子做家教应该是事实。此外,导师的确要求学生变更过课题内容,这一点也可以判断为事实。

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截图无法证明是导师提出由学生担任自己孩子家教的,也不能判断出导师不是从学术角度出发要求学生变更课题内容的。

这张截图上,基本可以判断出导师与学生之间爆发了比较激烈的冲突,这一点从学生的用词可以看得出来,比如“寡妇”、“心理阴影”、“拉垫背的”、“装啥呢”,最为不堪入目的,是学生居然还威胁老师的孩子,拿出“两条命”来说事。

上面这张图上,有学生自己标注的“注解”,而且聊天记录支离破碎,很难进行判断。元旦活动是否是私事无法得到验证,论文署名的争议基本可以确定存在。

123和456两次实践,矛盾都爆发在导师和研究生之间,但是从举报材料和聊天截图来看,却有着不小的区别。

三、材料对比

横向对比,123事件当中的举报人吕翔给出的材料很充分,也经过详细论证,举报材料无可辩驳,举报目的明确,起到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而456事件的举报者,这位研二的学生给出的材料不够完整,仅有聊天截图。对于自己的举报内容也缺乏详细的论证和实质性的证据,而且他本人在聊天记录中的用词也实在有些不堪入目。

目前的情况是,他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至于解决的方式,我们不得而知。

四、矛盾和渠道

大学当中研究生和研究生导师之间的矛盾近些年表现得比较突出。很多导师认为,研究生使用着自己的科研经费和设备,做出来的成果自己理应分一杯羹。于是就要求在论文署名上,留出自己和自己指定人的位置。他们还认为,既然是自己的学生,那就应该接受自己的管理,不管是出去应酬时必须出席,还是到自己家里做家务,甚至是帮自己的孩子补课,都是理所应当的。

而很多研究生认为,既然身为导师就应该全身心为自己付出,从选题到修改,再到到科研过程以及成果发表,导师必须亲力亲为。自己提出的问题必须要得到解答,自己遇到的问题导师必须帮忙解决。

不少导师和研究生,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导师不考虑学生的尊严和自由,学生不考虑导师的时间安排和精力分配,而双方又都欠缺表达意见的渠道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矛盾越积越深。

有时候,学生不得不通过撒泼耍赖的方式才能让导师签字,允许自己毕业。有时候,导师不得不使用帮写论文的方式,让学生赶紧毕业。归根结底,这可能都是研究生导师制度还不够完善所引发的。导师选到不靠谱的研究生,研究生选到不靠谱的导师,这就是一段不健康关系的开始。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夫妻结婚感情不和还可以去民政局办理离婚,这导师和学生呢?离不了。

五、教育意义:管理和控制

导师和学生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导师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跟随,本该是互敬互爱,共同努力。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种关系变了味。

导师本该在一定程度上管理学生的学业,但只管不理,就很容易走向控制,若是只理不管,又容易让学生怠惰,偏离了学术轨道。学生寻求老师的帮助,归根结底,管、理和控制,三者之间边界不清是个教育问题,同样也是个社会问题。

希望咱们的校园越来越“清澈”,也希望咱们的制度能够与时俱进。对于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你怎么看?对于校园里的管理和控制,你是否深有体会呢?来评论区聊聊吧。

长按点赞,一键三连,鼓励我多多创作教育内容。

LEAVE A RESPONSE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 Posts

|京ICP备18012533号-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