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考研网

济南考研培训机构排名



2020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20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夷夏东西?

夷夏东西说在1933年由傅斯年提出,是中国史文化起源理论。此说认为商代文化由二个族群建立:商朝的西部由夏族群开发,并且商朝的东部由夷族群开发。 后来根据当时最新发现的考古结果,夷夏东西说得到一些学者的进一步扩展,认为仰韶文化是由西部的夏人建立,而龙山文化由东部的夷人建立。 直到大约1960年以前,中国和西方史学家都以这个假说来解释中国的史前史。

2.?九品官人法?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具体内容是通过品评,将士人分为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者,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做官。九品中正的实行结束了两汉以来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马复令?

马复令是西汉文帝时期,由御史大夫晁错提出的鼓励民间养马政策。马复令是关于因养马而免去徭役、赋税的政令。它是汉初鼓励民间养马的一种政策,是由晁错提出的,具体的内容是民家养马一匹,可以复免三人不充徭役。鼓励养马是为了加强武备,准备抗击匈奴的侵扰,同时也有利于农业生产。文景两代,都大力推行马复令,民间养马数量大增,为武帝与匈奴的长期军事对抗创造了有利条件。

4.?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5.?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chù)陟(zhì),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qín)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6.?郑和下西洋? ?

明初大规模的远洋航行。郑和,原姓马,靖难之役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被赐郑姓,提拔为内官监太监。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 和共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越过赤道。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金银等国 内产品,以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因此他们的船只被称为“宝船”。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7.?辛丑条约? ?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荷等11个国家的公使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是:(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在北京设立“使馆区”。(3)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12个战略要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4)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帝国主义列强通过《辛丑条约》大大加强了它们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军事监督和政治控制,使之继续充当它们侵略中国的工具。

8.?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9.?分封制

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进行的。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共分三类:一为周王的同姓 (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隶属于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也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最重要的封国有:卫、齐、鲁、宋、燕、晋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10.?度田

东汉光武帝时期因度田而引发的地方豪强与中央对抗的事变。土地问题是西汉中后期留下来的重要社会问题。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刘秀下令各州、郡,清查人们占有田地数量和户口、年纪。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二、便于封建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当时,许多大地主拥有武装,号称“大姓兵长”,他们隐瞒田地和依附于他们的人口很多,反对清查。地方官吏惧怕他们,有的贪污受贿,相互勾结,任凭地主谎报;而对农民,不仅丈量土地,还把房舍、里落都作为田地丈量,以上报充数,这就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刘秀以“度田不实”之罪诛杀了十几个郡太守,下令加紧度田。于是大姓兵长们就武装反抗,许多农民不明真相也加入反抗,这就是史称的“度田事件”。度田事件显示出地方豪强势力的强大。

二、简答题

1.?中晚唐藩镇问题

唐后期,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大大削弱,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第一,唐睿宗时期,朝廷为了加强对边地的统治,防范吐蕃、回纥的进扰,开始始设节度使及其军队,称为“方镇”或“藩镇”。玄宗以后,府兵制废弛。在节度使的统领下,边兵们一面戍防,一面屯田生产,他们的家属也随军迁到边远地区。逐渐把辖区内的军事、财政、民政大权集于一身

第二,唐朝中央的政治自玄宗后期开始每况愈下。玄宗时,李林甫和杨国忠辅政多年,胡作非为,搞得朝政腐败不堪。当时,各地藩镇的总兵力已膨胀到四十多万人,多是雇来凑数的商贩、游民,根本不能打仗。在这种内轻外重的畸形局面之下,藩镇割据已是不可避免。

第三,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朝无力彻底消灭“安史”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在平叛过程中,内地掌兵的刺史也被加以节度使的称号,从而增设了大批节度使。其中,尤以卢龙节度使李怀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承德节度使李宝臣势力最强,史称“河北三镇”或“河朔三镇”。以后,在山东、河南、江淮、关 中等地都设有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危害:(1)藩镇割据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由于藩镇和唐中央以及藩镇之间,都存在着矛盾,所以他们之间的斗争不断。如德宗朝的“四镇之乱”、宪宗朝的“淮西之乱”,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阻碍了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由于藩镇势力的强大,形成与中央相抗衡的力量,严重威胁到中央政府的统治,为了削弱藩镇势力,唐朝廷也在缩小了的地盘内变本加厉地掠夺人民。 9世纪初年,江南只有一百四十万民户却要负担唐朝八十多万军队的粮饷,历史上称之为“两户养一兵”。 (3)各镇军阀在辖区内横征暴敛,搜刮百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藩镇割据的局面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唐朝灭亡以后,割据局面又进而演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和混战。

2.?蒙古三次西征的历史影响

蒙古共进行了三次西征:

1)成吉思汗西征。1218年,成吉思汗派军首先征服西辽。从1219年开始,成吉思汗率军攻入花剌子模,随后占领了整个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又派偏师进入今俄罗斯境内,歼灭南俄联军。不久,远征军回撤。成吉思汗把占领地区分封给自己三子。长子术赤封于钦察、花剌子模及康里国故地;次子察合台封于西辽及畏兀故地;三子窝阔台封于乃蛮故地。幼子拖雷在成吉思汗死后获得蒙古本部地区。(2)拔都西征。1236年,术赤之子拔都率军开始了第二次西征。蒙古军横扫今东欧地区,占领了俄罗斯的广大领土。1242年,蒙古大军班师。但拔都率本部留在钦察草原,建立了钦察汗国。俄罗斯史籍称之为金帐汗国。

3)旭烈兀西征。1252年,旭烈兀率军第三次西征。蒙古军征服了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地。后在埃及军的反攻下,蒙古军退出叙利亚。但旭烈兀却留在新征服地区,建立了伊利汗国。

经过三次西征,出现了钦察、察合台、窝阔台和伊利等四大汗国。密切了中亚与亚洲的联系,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四大汗国与中央保持藩属关系。

(一)有利影响:推动东西文化交流

辽阔的蒙古帝国建立以后,使长期中断的丝绸之路得以复兴,沟通东西方之间的大商道的起点向北及向东延伸至和林及大都,向西则通过多种途径直达欧洲中部。国际关系更加活跃,有力地推动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如前苏联的著名东方学家巴托尔德所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二)不利影响:阻碍了一些地区的历史进步;蒙古西征是游牧民族对文明社会的冲击,是非正义的侵征,而重现光明,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自梦中惊醒。”

3.?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原因与意义

(一)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依靠毫无实权的皇帝,不敢和广大人民群众联合,因而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第二,封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掌握着人权、军权。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一群没有政治经验的知识分子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第三,对帝国主义保有幻想,更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第四,维新派在变法的理论、策略和措施上有重大失误。“托古改制”的理论难以为人接受,为政治而牵强学术,其效果适得其反。在变法的错略、措施上急躁冒进、不分轻重缓急,社会难以承受,缺乏善后措施和可操作性。

(二)历史意义:

第一,这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符合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第二,这是一场深刻的改革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的近代化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宣传了进化论和民权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旧文化,改变了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面貌。

第四,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起点。由此带动了史学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

第五,对社会风气和习俗的变化也有影响。延续千余年的缠足陋习受到社会广泛地抨击,以不缠足、兴女学为起点的妇女解放运动起步。

因此,戊戌变法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一次救亡运动、改革运动,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戊戌变法是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原动力,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新生的一次大飞跃。

4.?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国共两党之间的一-次有充分思想准备、清醒的合作。双方呈现出既联合又斗争,既并肩抗日又同根相煎的矛盾局面。它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而是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必然产物。第二次国共合作以酝酿时间长、过程艰难曲折而闻名于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历史意义主要有:

首先,在国内,它结束了国共两党十年分裂的局面,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时期,体现和反映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从而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伟大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有力动员起亿万军民同入了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并取得最终胜利。国民党方面,第二次国共合作意味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由对日妥协最终转向抗日。国民党军队在战争中担负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给日本侵略者有生力量极大的打击。共产党方面,中共倡导的以阶级联盟的和平方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目标终于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抗战中成为国共合作的坚强支柱,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国际上,第二次国共合作有利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获得更广泛、更有利的国际援助,国共两党都通过合作获得了巨大的回报。国民党在通过合作抗战成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共产党通过合作抗日扩大了自身实力,从而为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实力基础。

其次,第二次国共合作使得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得到空前的发展。首先是中国人民军事力量的发展。抗战开始时,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有3万多人,到抗战结束时,人民军队已经发展到100多万人,民兵发展到220万人。不仅数量发展了,而且军队的军政素质也有很大提高。其次是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扩大。抗战开始时,中国共产党只有陕甘宁边区一块根据地。在抗战过程中,共产党先后建立了晋察冀、冀鲁豫、鄂豫皖、湘鄂赣、等多个解放区。解放区面积和人口都有大幅度增加。再次,党的队伍扩大和发展了。抗战开始时,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只有4万多人,到抗战胜利后党员发展到12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水平和思想觉悟水平,开始成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再次,第二次国共合作使得共产党在国共合作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和相当的实力,为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国共合作有三个历史经验,分别是:一、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二、在国共合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三、必须制定和实施一整套无产阶级政策:在同大资产阶级的关系上,必须坚持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在处理统一战线中的 各个阶级的关系上,必须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在同顽固派的斗争上,必须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这三个历史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并使新民族主义革命最终获得成功。

5.?西周分封制

(一)内容。西周初年,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受封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最重要的封国有:卫,武王弟康叔的封国,都朝歌(在今河南汲县北齐,太公姜尚的封国,都营丘(今山东临淄); 鲁,周公旦的封国,周公旦在周室辅政,子伯禽就国,都奄(今山东曲阜);宋,商纣异母兄弟微子启的封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燕,召公奭shì的封国,都蓟
[jì](今北京);晋, 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都唐(在今山西翼城西)。

(二)特点。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jìn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的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三)意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诸侯对王室有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等义务,其内政基本是独立的。周初的分封对各地的开发和文化的传播、交融是有促进作用的。

三、论述题

1.?书与竹帛什么含义?运用举例对比等方法论述文献资料载体对文化传播的意义(略)

2.?隋唐至明清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

1隋唐。隋、唐初期,租庸调制。隋唐之际实行租庸调制。唐代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按丁收取田租,按户收调,又在隋代基础上,广泛实行纳庸代役。租庸调制规定:丁男每年向国家纳粟2石,称作租。交纳绢2丈,绵三两或布2丈5尺、麻3斤,称作调。每丁每年服徭役20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3尺或布3尺7寸5分,称作庸,也叫做“输庸代役”。所谓“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唐朝中期,由于农户土地占有数量严重失衡,按户、丁收税引发户口逃匿,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于是改行两税法。以资产为主要收税依据,以钱币为定税标准,实际交纳时,征收钱币与实物分夏、秋两季交纳。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2宋的赋税主要有二税(田税,分夏秋两季征收)、丁口之赋、杂变之赋,在纳税时,又有支移、折变、加耗、义仓税等额外盘剥。赋税之外,还有徭役、差役负担。

3元代的赋税制度比较混乱,北方、南方的税制亦不相同。北方的赋税主要有税粮和科差。南方的赋税制度则沿用南宋的两税法,按照地亩征税,分为夏秋两次征收。元朝政府又有繁重的徭役和差役,把所属人口按从事的职业划分,称作“诸 色户计”,使之各当其役。

4)明初的赋税制度,是按田亩征赋,按户或按丁征役,赋和役分别征收。赋分为夏税和秋粮,在夏季征收的叫作夏税,在秋季征收的叫作秋粮。明初的役分为多种,不同的户有不同的役。明中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

5)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令,将康熙五十年 (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清前期的赋税改革是唐代“两税法”以来赋税制度变革的最终成果,一定程度 上平均了赋役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明清商业盔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仍以田赋为最主要的税源,反映了其局限性。

3.?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过程中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

答题要点提示:

1)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有利于全民抗战的需要,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承认地主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同时保障农民的承佃权。其作用意义在于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意志抗日,巩固了民族抗日的统一战线。

2)最后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制定了《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将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到1947年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无土地的农民都分得了自己的土地其作用意义在于,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支援解放战争和生产的积极性,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

?

2020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夷夏东西?

夷夏东西说在1933年由傅斯年提出,是中国史文化起源理论。此说认为商代文化由二个族群建立:商朝的西部由夏族群开发,并且商朝的东部由夷族群开发。 后来根据当时最新发现的考古结果,夷夏东西说得到一些学者的进一步扩展,认为仰韶文化是由西部的夏人建立,而龙山文化由东部的夷人建立。 直到大约1960年以前,中国和西方史学家都以这个假说来解释中国的史前史。

2.?九品官人法?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具体内容是通过品评,将士人分为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者,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做官。九品中正的实行结束了两汉以来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马复令?

马复令是西汉文帝时期,由御史大夫晁错提出的鼓励民间养马政策。马复令是关于因养马而免去徭役、赋税的政令。它是汉初鼓励民间养马的一种政策,是由晁错提出的,具体的内容是民家养马一匹,可以复免三人不充徭役。鼓励养马是为了加强武备,准备抗击匈奴的侵扰,同时也有利于农业生产。文景两代,都大力推行马复令,民间养马数量大增

,为武帝与匈奴的长期军事对抗创造了有利条件。

4.?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5.?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chù)陟(zhì),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qín)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6.?郑和下西洋? ?

明初大规模的远洋航行。郑和,原姓马,靖难之役从燕王朱棣起兵有功,被赐郑姓,提拔为内官监太监。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郑 和共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历时28年。郑和船队游历南洋群岛诸国,到达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等亚非的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越过赤道。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丝绸、金银等国 内产品,以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因此他们的船只被称为“宝船”。郑和船队七次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7.?辛丑条约? ?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荷等11个国家的公使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是:(1)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在北京设立“使馆区”。(3)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12个战略要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4)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帝国主义列强通过《辛丑条约》大大加强了它们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军事监督和政治控制,使之继续充当它们侵略中国的工具。

8.?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9.?分封制

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进行的。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共分三类:一为周王的同姓 (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隶属于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也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最重要的封国有:卫、齐、鲁、宋、燕、晋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10.?度田

东汉光武帝时期因度田而引发的地方豪强与中央对抗的事变。土地问题是西汉中后期留下来的重要社会问题。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刘秀下令各州、郡,清查人们占有田地数量和户口、年纪。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二、便于封建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当时,许多大地主拥有武装,号称“大姓兵长”,他们隐瞒田地和依附于他们的人口很多,反对清查。地方官吏惧怕他们,有的贪污受贿,相互勾结,任凭地主谎报;而对农民,不仅丈量土地,还把房舍、里落都作为田地丈量,以上报充数,这就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刘秀以“度田不实”之罪诛杀了十几个郡太守,下令加紧度田。于是大姓兵长们就武装反抗,许多农民不明真相也加入反抗,这就是史称的“度田事件”。度田事件显示出地方豪强势力的强大。

二、简答题

1.?中晚唐藩镇问题

唐后期,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中央集权大大削弱,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第一,唐睿宗时期,朝廷为了加强对边地的统治,防范吐蕃、回纥的进扰,开始始设节度使及其军队,称为“方镇”或“藩镇”。玄宗以后,府兵制废弛。在节度使的统领下,边兵们一面戍防,一面屯田生产,他们的家属也随军迁到边远地区。逐渐把辖区内的军事、财政、民政大权集于一身

第二,唐朝中央的政治自玄宗后期开始每况愈下。玄宗时,李林甫和杨国忠辅政多年,胡作非为,搞得朝政腐败不堪。当时,各地藩镇的总兵力已膨胀到四十多万人,多是雇来凑数的商贩、游民,根本不能打仗。在这种内轻外重的畸形局面之下,藩镇割据已是不可避免。

第三,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朝无力彻底消灭“安史”余部,只得任命“安史”降将为节度使。在平叛过程中,内地掌兵的刺史也被加以节度使的称号,从而增设了大批节度使。其中,尤以卢龙节度使李怀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承德节度使李宝臣势力最强,史称“河北三镇”或“河朔三镇”。以后,在山东、河南、江淮、关 中等地都设有节度使,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危害:(1)藩镇割据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由于藩镇和唐中央以及藩镇之间,都存在着矛盾,所以他们之间的斗争不断。如德宗朝的“四镇之乱”、宪宗朝的“淮西之乱”,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阻碍了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由于藩镇势力的强大,形成与中央相抗衡的力量,严重威胁到中央政府的统治,为了削弱藩镇势力,唐朝廷也在缩小了的地盘内变本加厉地掠夺人民。 9世纪初年,江南只有一百四十万民户却要负担唐朝八十多万军队的粮饷,历史上称之为“两户养一兵”。 (3)各镇军阀在辖区内横征暴敛,搜刮百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藩镇割据的局面延续了一百五十多年。唐朝灭亡以后,割据局面又进而演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和混战。

2.?蒙古三次西征的历史影响

蒙古共进行了三次西征:

1)成吉思汗西征。1218年,成吉思汗派军首先征服西辽。从1219年开始,成吉思汗率军攻入花剌子模,随后占领了整个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又派偏师进入今俄罗斯境内,歼灭南俄联军。不久,远征军回撤。成吉思汗把占领地区分封给自己三子。长子术赤封于钦察、花剌子模及康里国故地;次子察合台封于西辽及畏兀故地;三子窝阔台封于乃蛮故地。幼子拖雷在成吉思汗死后获得蒙古本部地区。(2)拔都西征。1236年,术赤之子拔都率军开始了第二次西征。蒙古军横扫今东欧地区,占领了俄罗斯的广大领土。1242年,蒙古大军班师。但拔都率本部留在钦察草原,建立了钦察汗国。俄罗斯史籍称之为金帐汗国。

3)旭烈兀西征。1252年,旭烈兀率军第三次西征。蒙古军征服了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地。后在埃及军的反攻下,蒙古军退出叙利亚。但旭烈兀却留在新征服地区,建立了伊利汗国。

经过三次西征,出现了钦察、察合台、窝阔台和伊利等四大汗国。密切了中亚与亚洲的联系,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四大汗国与中央保持藩属关系。

(一)有利影响:推动东西文化交流

辽阔的蒙古帝国建立以后,使长期中断的丝绸之路得以复兴,沟通东西方之间的大商道的起点向北及向东延伸至和林及大都,向西则通过多种途径直达欧洲中部。国际关系更加活跃,有力地推动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如前苏联的著名东方学家巴托尔德所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二)不利影响:阻碍了一些地区的历史进步;蒙古西征是游牧民族对文明社会的冲击,是非正义的侵征,而重现光明,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自梦中惊醒。”

3.?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原因与意义

(一)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第一,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依靠毫无实权的皇帝,不敢和广大人民群众联合,因而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第二,封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掌握着人权、军权。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一群没有政治经验的知识分子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第三,对帝国主义保有幻想,更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第四,维新派在变法的理论、策略和措施上有重大失误。“托古改制”的理论难以为人接受,为政治而牵强学术,其效果适得其反。在变法的错略、措施上急躁冒进、不分轻重缓急,社会难以承受,缺乏善后措施和可操作性。

(二)历史意义:

第一,这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符合救亡图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第二,这是一场深刻的改革运动,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的近代化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宣传了进化论和民权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旧文化,改变了中国思想界、文化界的面貌。

第四,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起点。由此带动了史学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

第五,对社会风气和习俗的变化也有影响。延续千余年的缠足陋习受到社会广泛地抨击,以不缠足、兴女学为起点的妇女解放运动起步。

因此,戊戌变法对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一次救亡运动、改革运动,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戊戌变法是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原动力,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新生的一次大飞跃。

4.?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国共两党之间的一-次有充分思想准备、清醒的合作。双方呈现出既联合又斗争,既并肩抗日又同根相煎的矛盾局面。它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而是中国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必然产物。第二次国共合作以酝酿时间长、过程艰难曲折而闻名于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历史意义主要有:

首先,在国内,它结束了国共两党十年分裂的局面,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时期,体现和反映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从而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伟大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有力动员起亿万军民同入了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并取得最终胜利。国民党方面,第二次国共合作意味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由对日妥协最终转向抗日。国民党军队在战争中担负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给日本侵略者有生力量极大的打击。共产党方面,中共倡导的以阶级联盟的和平方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目标终于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抗战中成为国共合作的坚强支柱,为抗战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国际上,第二次国共合作有利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获得更广泛、更有利的国际援助,国共两党都通过合作获得了巨大的回报。国民党在通过合作抗战成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共产党通过合作抗日扩大了自身实力,从而为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实力基础。

其次,第二次国共合作使得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得到空前的发展。首先是中国人民军事力量的发展。抗战开始时,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有3万多人,到抗战结束时,人民军队已经发展到100多万人,民兵发展到220万人。不仅数量发展了,而且军队的军政素质也有很大提高。其次是革命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扩大。抗战开始时,中国共产党只有陕甘宁边区一块根据地。在抗战过程中,共产党先后建立了晋察冀、冀鲁豫、鄂豫皖、湘鄂赣、等多个解放区。解放区面积和人口都有大幅度增加。再次,党的队伍扩大和发展了。抗战开始时,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只有4万多人,到抗战胜利后党员发展到12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水平和思想觉悟水平,开始成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再次,第二次国共合作使得共产党在国共合作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和相当的实力,为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国共合作有三个历史经验,分别是:一、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二、在国共合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三、必须制定和实施一整套无产阶级政策:在同大资产阶级的关系上,必须坚持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在处理统一战线中的 各个阶级的关系上,必须实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在同顽固派的斗争上,必须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这三个历史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并使新民族主义革命最终获得成功。

5.?西周分封制

(一)内容。西周初年,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受封有三种原因: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最重要的封国有:卫,武王弟康叔的封国,都朝歌(在今河南汲县北齐,太公姜尚的封国,都营丘(今山东临淄); 鲁,周公旦的封国,周公旦在周室辅政,子伯禽就国,都奄(今山东曲阜);宋,商纣异母兄弟微子启的封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燕,召公奭shì的封国,都蓟
[jì](今北京);晋, 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都唐(在今山西翼城西)。

(二)特点。诸侯对天子有隶属关系,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jìn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初封时就是半独立状态,在封国内亦实行分封制。国内土地的一部分归诸侯直辖,一部分作为采邑分封给他的卿大夫,卿大夫又以同样的情况分土地给士,士直接统治、剥削庶民。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三)意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诸侯对王室有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等义务,其内政基本是独立的。周初的分封对各地的开发和文化的传播、交融是有促进作用的。

三、论述题

1.?书与竹帛什么含义?运用举例对比等方法论述文献资料载体对文化传播的意义(略)

2.?隋唐至明清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

1隋唐。隋、唐初期,租庸调制。隋唐之际实行租庸调制。唐代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按丁收取田租,按户收调,又在隋代基础上,广泛实行纳庸代役。租庸调制规定:丁男每年向国家纳粟2石,称作租。交纳绢2丈,绵三两或布2丈5尺、麻3斤,称作调。每丁每年服徭役20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3尺或布3尺7寸5分,称作庸,也叫做“输庸代役”。所谓“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唐朝中期,由于农户土地占有数量严重失衡,按户、丁收税引发户口逃匿,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于是改行两税法。以资产为主要收税依据,以钱币为定税标准,实际交纳时,征收钱币与实物分夏、秋两季交纳。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2宋的赋税主要有二税(田税,分夏秋两季征收)、丁口之赋、杂变之赋,在纳税时,又有支移、折变、加耗、义仓税等额外盘剥。赋税之外,还有徭役、差役负担。

3元代的赋税制度比较混乱,北方、南方的税制亦不相同。北方的赋税主要有税粮和科差。南方的赋税制度则沿用南宋的两税法,按照地亩征税,分为夏秋两次征收。元朝政府又有繁重的徭役和差役,把所属人口按从事的职业划分,称作“诸 色户计”,使之各当其役。

4)明初的赋税制度,是按田亩征赋,按户或按丁征役,赋和役分别征收。赋分为夏税和秋粮,在夏季征收的叫作夏税,在秋季征收的叫作秋粮。明初的役分为多种,不同的户有不同的役。明中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

5)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令,将康熙五十年 (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清前期的赋税改革是唐代“两税法”以来赋税制度变革的最终成果,一定程度 上平均了赋役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明清商业盔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仍以田赋为最主要的税源,反映了其局限性。

3.?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过程中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

答题要点提示:

1)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有利于全民抗战的需要,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承认地主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同时保障农民的承佃权。其作用意义在于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意志抗日,巩固了民族抗日的统一战线。

2)最后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制定了《五四指示》、《中国土地法大纲》,将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到1947年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无土地的农民都分得了自己的土地其作用意义在于,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支援解放战争和生产的积极性,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

?

LEAVE A RESPONSE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 Posts

|京ICP备18012533号-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