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考研网

济南考研培训机构排名



考研差错接二连三,自主命题就能任性

在庄严、权威的考研场上,高校竟连“命题”和“分发”这样的规定动作都弄不清楚,低级错误一犯再犯,公众纷纷发出“这是狗血电视剧吗?”“考研是喝了什么迷魂汤?”“这样的错误为何让考生‘买单’?”之类的追问。

事情发生后,涉事学校和相关部门都作了回应,一边表示道歉和追查责任,一边安排重新补考,并报销补考考生的相关费用。但试题出了问题且接连在几所高校发生,就不能简单地当作偶发个案来看待,必须高度重视、深刻反省。

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到底是哪位或哪些责任人的过失?这些问题必须搞清楚。如果是机制问题,一定要及时修补漏洞,避免再出现类似问题;如果是相关责任人的过失,一定要严肃惩处,以儆效尤;对于考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泄题、考试舞弊等问题,涉嫌违反法律的,更是要进一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而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和学校及时查明真相,给公众一个合理答复。这不仅关乎考生的切身利益,更涉及社会对考研的信任。

严肃追责和认真补救之余,也足以引发一些制度层面的思考。考研试题出问题的,恰恰是各校自主命题的科目。事实上,这并不是自主命题首次出问题,2016年的研究生考试中,中国地质大学在其自命题科目《普通地质学》中就使用了错误的试卷。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设定自命题制度,初衷是让高校根据需求选拔人才。但自主命题不是临时任务,命题权力的下放也不等于要求下降。作为组织、监管考试的相关教育部门和各高校,理应在组织命题、试卷印刷、试题保密、考场秩序、阅卷评分等各个环节,做到万无一失,这不是苛求,而是理应如此。

似今年这样自主命题密集出现事故的,实在少见。这是否表明命题制度需要做一些调整?比如在这种全国性考试中引入权威的第三方的专业机构负责考题考卷等。相关部门和学校是时候启动

科学严谨的调研和探讨了,以免

类似问题重演。

研究生考试事关考生前途、命运,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握着考生的“生杀大权”,万不能任性妄为。出了问题,更要严惩,不能让无辜考生为此“买单”。

LEAVE A RESPONSE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Related Posts

|京ICP备18012533号-290